
A股市场常常出现“跌过头”、“涨过头”,即便是一些机构投资者,也在买卖操作中出现相当严重的短线思维,“涨时追涨,跌时杀跌”,玩“跑得快”来博取价差,但长期历史数据验证,这种“跑得快”并不能使绝大多数的股民赚取价差收益,反而更大可能地出现价差损失。投资者的状况决定了资本市场的状况,投资者是否成熟、专业、理性、有风险控制意识,决定了整个市场的成熟程度。
首先,需要向广大投资者介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相关指标和概念。
1.市盈率:市盈率是在市场中比较常用的基本面分析方法。用市盈率的估值高低来评价公司的股价值。市盈率=每股市价/每股盈利。一般在市场中,认为市盈率比例在25-35之间是属于正常的,过低说明被低估,风险较小。过高说明被高估,市场风险较大。
2.每股净资产:每股净资产是可以反映公司股票权益的价值,是公司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展示,一般是公司的净资产值越高越好。
3.市净率:市净率=每股股价/每股净资产。一般市净率越低的股票,风险性越小,安全边际越高,市净率越高,风险越大。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,投资者可以选择市净率低的股票来进行操作。
4.股息率,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,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,可以类同于平时生活中的存款利率、房屋租售比等。在投资实践中,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。股息率的高低由股价和现金红利共同决定。例如:A股价为10元,B股价为20元,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.5元股利,则A公司5%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.5%有优势。在长期投资中,应首先考虑股息率高的蓝筹品种。
5.除权,就是把流通股东获得的权益从股票市值中扣除,保持事前事后的总资产不变。不仅送、转、配股要除权,而且红利也要除权。例如:某股10送3股,股权登记日当天股民甲以收市价13元,买进1000股共花本金13000元(不含手续费、印花税),第二天该股除权,除权价为10元,此时股民甲股票由原来的1000股变为1300股,以除权价计算,其本金仍为13000元,并没有损失。
6.除息,在停止过户期内,股息红利仍发入给登记在册的旧股东,新买进股票的持有者因没有过户就不能享有领取股息红利的权利,这就称为除息。同时股票买卖价格就应扣除这段时期内应发放股息红利数,这就是除息交易。例如:A股票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是4.17元,每股送红利现金0.03元,则其次日股价为4.17-0.03=4.14(元)。
其次,广大投资者还需要树立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以及长期投资的理念。
1.提高信息判别能力,理性使用市场信息。
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驱动的市场,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,投资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。作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,投资决策前必须要对信息加以甄别,做到理性投资。而甄别信息则需要投资者提高自身判别信息质量的能力。
提高判别信息能力的要领如下:
(1)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,包括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、证券期货行业协会等市场自律组织向市场发布的信息,一般可通过其官方网站(如证监会网站上证所网站)或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(如《中国证券报》《上海证券报》《证券时报》、《证券日报》等)查询。
(2)增强风险防范意识
投资者在获取相关证券信息时,对于一些“黑马集中营”、“内幕消息”、“天天涨停”等蛊惑性词语应提高警惕,不偏信盲从。
2.认识股票的本质,坚持长线投资
充分认识股票的本质后,股票买卖更多被认为是投资,即长期持有获取投资收益(更多表现为股息收益),而不是像彩票那样完全投机。由于股价走势基本很难预测,坚持长期持有可以熨平股价的波动,投资收益可视为价格波动的安全垫,同时在价格上涨后,可实现价差和投资收益的双丰收。长期投资虽然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,但又是投资者在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,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“较好”投资方式,通过长期、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,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。